数基电子货币E-cash和类似于早期银行券Beenz的发行
1999年,总部位于纽约的Beenz com公司发行了叫作Beenz的电子货币。
一、按结算方式分类:全额和净额
全额结算是指在资金转账前并不进行账户金额的对冲,而是以实际的支付金额进行转账的结算方式。
净额结算是指在进行双方或多方的资金转账前,先对各方账户上的余额进行相互冲减,之后才转移剩余资金金额的结算方式。净额结算又可分为双边净额结算和多边净额结算。
在净额结算的情况下,银行将与每笔支付有关的信息传送到清算所。参加清算所清算的所有银行,在发生支付义务的时候,并不立即通过银行间资金转账结算每笔支付,面是在约定的时期(称作清算周期)内让债权和债务累积起来,然后在清算周期末的指定结算时间对其往来支付进行相互抵消。于是,银行只需把支付净额转给清算所。
净额结算通常于每日终了在结算银行(一般是中央银行)的账簿上进行,但也可以在计算出净头寸后的一个或几个营业日后进行。净额结算也可以通过在商业银行开设的往来账进行。下面举例说明全额结算、双边净额结算和多边净额结算之间的差异。
在全额结算情况下,每笔交易都单独进行。每对银行间都有支付信息的交换,潜在的信息交流渠道较多(4家银行有6条信息交流渠道),银行通过资金转账对每-笔支付进行单独结算。共进行了9笔银行间的资金转账,总额为450个货币记账单位。由于全额结算系统能够进行实时结算,系统风险小,目前许多国家中央银行都选择实时全额结算系统( Real Time Gross Sttlement System,RTGS),例如TARGET.但全额结算系统的资金占用成本比净额结算系统高。
在双边净额结算中,潜在信息交流渠道的数目几乎没有变化,任何两个银行间必须维持一条通信渠道,在每个清算周期结束时,发生一次资金转移。仍然是上述的9笔交易,交易总额仍为450个货币记账单位,由于银行间相互抵消了一些双边债务,结算中涉及的实际划拨金额明显减少了,只有310个货币记账单位。
在多边净 额结算情况下,这种结算方式进步减少了实际的结算金额。信息交流渠道的数目也大大减少(减少到4),因为每家银行只需在中央清算所开设一条连接线路,而不必各自建立自己的往来通信渠道。有净借方头寸的银行通过把结算资金划到结算银行了结其债务。清算所可以充当净额处理的代理人,对结算账户进行监督,在净借方义务得到履行之后,命令把资金划给有净贷方头寸的银行。在这个例子中,银行的资金转账总额为220个货币记账单位,比双边净额结算节约了部分资金。
对全额结算面言,不管是银行客户间的交易,还是银行的自营交易,每笔交易都可以单独通过在银行间进行相应的资金转账进行结算。
对净额结算而言,银行间的某些支付义务可以相互抵消,这样只需在指定结算期的期末对净债务进行结算。在这种情况下,银行对每一个支付指令都进行处理,并及时记录每笔交易,以便准确反映支付交易的情况。但在结算的时候,银行间只针对净额进行资金转账。
净额结算是在一给定清算周期内将支付指令进行累加,并计算各银行的资金接收与发送情况,在清算周期结束时将各银行的差额头寸通过清算银行或中央银行进行资金转移。净额结算可以是双边的,也可以是多边的,净额结算的风险也集中在清算周期结束的时刻。在整个清算周期内,参加清算的债权银行相当于向债务银行提供当日信贷,隐藏着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在清算时刻,债务银行应保证其清算账户上有充足的资金以满足支付要求。如果某债务银行在清算时刻无法履行其债务责任,清算可能就会无法继续进行。
为了保证清算能够继续进行,有3种方法可以选择。
1、央银行对债务银行的债务头寸加以承担,向债务银行提供信贷,从而保证净额结算各方能继续清算,然后再设法将损失在各参加方之间进行分担。
2、加净额结算的各方根据清算紧急安排承担债务银行的债务头寸,化解整个清算周期危机。这种情况要求参加清算的各方在事前就对风险的分担方式达成协议,在危机发生后立即按既定方案处理。一个净额结算系统是否安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危机应对措施安排是否得当。
3、果债务银行无法履行债务责任,则所有与债务银行有关的支付指令就会被取消,在其他银行问重新计算头寸情况。这种情况比较复杂,有可能造成连锁反应,产生系统风险。
例如在上面的例子中,如果银行B无力履行债务责任,那么与银行B有关的所有支付指令都会被取消,头寸在银行A、C、D间重新计算,则银行A、C、D的头寸情况如表2-4所示:银行C从债权70单位变成了债务10单位,银行D从债务-50单位变为债务-90单位。C银行从债权银行变为债务银行,那么势必需要筹措足够多的资金以满足重新计算后的债务责任。如果其中一方无法在短期内筹措到资金,那么与该方有关的支付指令将被再次取消,支付指令在剩余银行间重新计算,有可能再次造成流动性风险,从而产生系统风险。因此,在一个银行无力履行债务责任的情况下,采用支付指令取消方式,极易打乱整个支付秩序,造成系统风险。在大额支付系统中,中央银行般不鼓励采用此种方式。
POS机办理中心全网最靠谱的选择,专业一清机办理,带给你最安全的支付体验支付系统的运作原理
支付系统包含一系列参与者和运行机制。运行机制包括传递政府命令的各种工具、物理设施以及有关当事人之间的契约关系。
二、按交易金额分类:大额和小额
按照支付系统服务对象的不同与所处理的每笔资金的金额大小,可以分为大额支付系统和小额支付系统。大额支付系统用于每笔支付金额超过某一数量的支付业务,例如10万货币单位;小额支付系统的支付金额一般较小。
大额支付系统是为经济行为者中的一些特殊类别,例如货币、黄金、外汇、商品市场的经纪商与交易商,以及从事货币市场交易活动的商业银行提供的支付服务。这些经济活动行为者交易活动的特点是交易笔数相对较少,但每笔交易活动交易金额巨大,在支付的时间性、准确性、安全性上有特殊要求。例如外汇交易活动,外汇交易商每天要进行多笔交易,交易周转额巨大,同样-笔资金要支持多笔交易的周转,在交易的交割时间上要求相当准确。
小额支付系统的服务对象通常是经济行为者中的广大个人消费者、从事商品和劳务交换的工商企业。这些经济行为者交易活动的特点是交易发生频繁,但交易金额相对较小。
大额支付系统与小额支付系统是-国支付系统不可缺少的两个组成部分。大额支付系统支持一国的货币市场以及资本市场的交易活动以及大额商务活动,决定了一国金融市场、银行体系的效率,进而决定了一国经济活动的效率。大额支付系统还是支持跨国界多币种交易的支付服务系统,而且中央银行公开市场业务也依赖大额支付系统实现。因此大额支付系统的设计是-国支付系统设计的关键,体现了一国支付系统的发达程度。
大额支付系统和小额支付系统在管理和维护方面考虑的侧重点不同。大额支付系统对系统稳定性、安全性、准确性、资金转移的时效性等因素的要求比小额支付系统严格。然而,小额支付系统处理的交易数量远远超过大额支付系统,而且系统网络往往会扩展到商店甚至个人家中,因而小额支付系统的管理者对系统数据吞吐量等要求较高。
大额支付系统主要用于资本市场交易、货币市场交易和大额贸易的资金结算,面小额支付系统一般为小额贸易支付和个人消费服务。由于大额支付系统潜在的信用风险对整个系统的安全以至整个金融体系的安全至关重要,因此系统对用户的资格通常有严格的规定。
三、按结算时效分类:实时和非实时
结算时效是指某-支付工具发出指令后,资金从某人转给某人或从某账户转到其他账户所用的时间长短。所用的时间越长,时效性越差;时间越短,时效性越好。
支付系统按时效性可分为实时支付系统和非实时支付系统两种。实时支付系统的时效性最理想,当一方发出支付指令时,结算也同时完成(即实时)。在非实时支付系统中,从系统收到支付指令到完成结算之间有一-定的时间间隔,此间隔的长短随支付系统的不同而不同。
时效性的好坏与结算方式密切相关。全额结算方式可以使时效性达到理想状态。这是因为在全额结算中,支付系统将对每一笔支付指令进行资金的转移,资金转移的速度与计算机系统的处理速度直接相关。当今计算机的性能早已使得这种资金转移可瞬间完成。
但是对于净额结算来说,时间间隔(收到支付指令与进行实际资金转账之间)无法避免,这由净额结算的方式所决定。要进行净额结算,必须要设定结算周期,在结算周期结束时,再对账户进行轧差。因为结算周期的存在,时效性自然与结算周期的长短直接相关。
四、按系统的管理者分类:中央银和清算机构
管理者是支付系统顺畅运行的重要因素之一,由谁负责支付系统运行由历史、经济、政治等多方面因素决定。各国、各地区不同的支付系统从该角度一般可分为由中央银行主管和由清算机构主管两种。从理论上讲,由中央银行负责支付系统的运行更为科学。这是因为中央银行不存在信用方面的风险,而民间清算机构不论其实力多么雄厚,总会存在信用风险。然而,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由民间清算机构运营的支付系统遍布全球。典型的如美国的威土、万事达,以及中国香港1996 年前由汇丰银行运行的支付系统等。正是各方面的复杂因素造成了许多支付系统由民间清算组织负责运行,但由中央银行管理关键性支付系统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例如中国香港1996 年后由香港金融管理局管理新的RTGS系统,便是这一趋势的表现之一。伴随经济和电子商务的发展,由中央银行管理关键性支付系统,由民间清算机构管理其他支付系统,而形成的多层次支付机制将是一种趋势。
按照我们以上对支付系统的分类,目前的支付系统可以分为大额实时全额系统、大额轧差系统和小额批量净额结算系统三大类。
值得强调的是,在设计大额支付系统时,无论是全额系统还是净额系统都要求在支付信息接收与发送的当天对支付进行结算(同日结算),结算通过在中央银行的即期账户进行。在实时全额系统中,支付逐笔结算,通过借记和贷记发送行和接收行在中央银行的账户进行。根据这种程序,与支付结算有关的中央银行货币的转账是无条件的和不可撤销的。
多边净额系统的原则和实时全额结算系统存在本质的区别。在多边净额系统中,系统参加者之间电子信息的交换可能是实时的。银行在规定的结算时间通过支付中央银行货币履行其义务,银行之间可以相互抵消一些支付义务。根据清算所的规则和程序.结算义务可以通过对支付信息做净额处理计算出来。在规定的结算时间,如果清算所的参加者有多边净借方头寸,就必须通过支付中央银行货币履行其义务。
大额实时支付系统的建立可以提高同业货币市场和各个银行机构的流动性。快捷、低成本的支付系统,可使银行间的贷款交易、存款交易或其他货币合同及时结算,而且费用很低。这种系统降低了结算成本,市场的流动性得以提高。从而,各个银行调节流动资金的能力将会有所提高,流动性也会随之提高,中央银行可以更灵活地实施货币政策。
本文由POS机办理中心整理,未经许可不允许任何形式的转载,本文唯一地址:https://www.cdkft.cn/xinwenzixun/5347.html,其他地址不完整的均为抄袭!POS机申请办理请添加客服微信号:shandianpos支付系统的运作模式
目前世界各国在大额支付系统设计中,根据系统的提供者是中央银行还是私营清算所,结算方式是全额还是净额,时间上是连续还是间隔,以及是否有透支安排通常分为4种模式。